此件玉壺春瓶是洪武時期的制器,瓶口外翻為折沿狀,頸部長而向下延伸,肩部斜溜,腹部上窄下寬為垂腹形,底下具有圈足,基本形制與元代玉壺春瓶一致,但是此器的頸部比例較粗,腹部較為豐圓,則是洪武時期的特色。
玉壺春瓶的表面繪畫多層紋飾,撇口內(nèi)側(cè)是卷草紋,頸部環(huán)繞蕉葉紋、回紋及鱗片葉紋,肩部披覆如意云頭紋邊框,腹部布滿纏枝牡丹,其下以壸門紋邊框內(nèi)填云頭圓珠紋做襯底,足墻環(huán)飾一圈卷草紋。
所有紋飾繪畫以氧化銅為著色劑,表面施加一層透明釉后經(jīng)高溫還原焰燒成紅色。纏枝牡丹紋的葉片較大,花瓣邊緣留白,是元代流傳下來的遺風,但是繪畫筆法一改元代的灑脫奔放,以中筆反復(fù)勾畫,線條拘謹,填色不勻,則是洪武時期中筆勾畫法的特色。
相同的特征亦可見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洪武時期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上,是此時官窯器的代表品項之一,無論造型或紋飾都呈現(xiàn)洪武時期的典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