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溝通是一個無法避免又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有些人在溝通時,很容易會進入到單邊控制模式,也就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凡事都想爭個對錯,而不是大家努力傳遞信息,達成共識。如何才能高效溝通呢?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才能真正把溝通做到位。
說對方能聽懂的話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山路上,一汽車漸漸駛近,路邊寺廟旁,一小和尚高舉一塊“回頭是岸”的牌子大喊:“施主看這!”
車內(nèi)一年輕人隔窗笑罵:傻逼!瞬間飛馳而去。幾秒鐘后,一陣慘叫聲、墜落聲傳來……
當(dāng)晚,禪房內(nèi),小和尚問住持:師父,是不是還是直接寫“前方橋梁已斷”好一些?
? 溝通是否有效取決于對方的回應(yīng)。
如果對方?jīng)]有回應(yīng),或者對方?jīng)]有聽懂你的語言,不愿意給你回應(yīng),這樣的溝通就是無效的,不管你講的多么有道理。
所以,要站在對方的視角,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來溝通,這是溝通的第一條基本原則。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NLP課堂上,戴志強老師有一句話我印象非常深刻,叫“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這句話放到溝通中也很適用。舉個例子,前一天老公讓老婆下班的時候買點面包回來,老婆忘記了,于是有了如下對話。
“我昨天讓你買的面包怎么忘了買?”
“因為太忙了。”
“忙不可以成為犯錯的理由。”
“我工作這么辛苦,你不能體諒還說我有錯,你這什么態(tài)度?!”
“我不和你講態(tài)度,我在和你講道理,你忘了就是錯。”
“我嫁給你真是倒了八輩子霉了,不僅沒有享福,還老被你指責(zé)。”
“你這么說簡直不可理喻,忘了買面包你怎么還有理了?”
你看,我們的語言表達都是基于各自的認(rèn)知理解跟場景,但是在溝通這個場景里,你先要把自己放到對方的位置上面去,這很重要。
? 溝通取決于對方的回應(yīng),所以你的焦點應(yīng)該是對方而不是自己。
上面對話中的老公,他其實只是想告訴老婆,你今天沒買面包,我有點失望。但如果他能換個表達方式:“老婆,我看到你今天很辛苦也很累,但是你沒有面包我還是有點失望,要不我們一起出去買吧?”這樣就很容易達成共識。
溝通沒有對與錯,只有有效果與沒效果之分。你自己說的多么正確沒有意義,對方收到你想表達的信息才是溝通的意義。所以,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這是溝通的第二條原則。
非暴力溝通四要素
有一本書叫《非暴力溝通》,里面提到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
?觀察:客觀地進行描述,不要加上自己的主觀臆斷,不要把觀察和評判混為一談。比如,員工遲到,這是你觀察到的一個事實,而“他真是一個懶散的人”就是你的評論。
?感受: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想法。什么叫感受?你的行為讓我不舒服,這叫感受。你這句話打擊了我的積極性,這也是感受。
比如情侶吵架,常會說,我覺得你不愛我了。這其實不是感受,而是想法。表達感受可以這樣說:“你的行為,讓我很不安。”
?需要:說出自己引發(fā)感受的需求。指責(zé)、批評、評論往往暗含著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求。直接說出需要而不是指責(zé)批評,其他人才有可能做出積極的回應(yīng)。
?請求:越清晰的請求,越能得到有效的執(zhí)行。與人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nèi)容,說出請求時,我們還要注意語氣,免得被別人誤以為是命令。
根據(jù)赫拉別恩交流法則,語言只在交流中占到7%的比例,語調(diào)在交流中占到38%,動作卻占到55%的比例。
懂得控制乃至運用自己的情緒,掌握非暴力溝通,是溝通的第三條原則。
職場溝通的三個維度
阿里有句土話叫,“向上溝通要有膽量,平行溝通要有肺腑,向下溝通要有心肝。”
1. 向上溝通要有膽量
下屬向上司提問,更多的是從詢問意義、價值和效果的角度出發(fā),所以一定要避免這樣的情況:一有問題就馬上問,任何細(xì)枝末節(jié)的問題都問。溝通上,主要是這三個方向:
• 真心不懂,想做征詢:適合采用封閉式提問,清晰明確地描述問題,確保上司和你對問題的理解是一致的。
• 學(xué)會使用引導(dǎo)式提問:要懂得問效果、問意義、問價值。舉個例子,有客戶來,老板讓你安排招待,你不能直接問酒店要定哪里,而是要問這個客戶有多重要。
• 用提問帶入觀點:比如,你想要上級給你增加一些活動預(yù)算,可以這么問:“如果再增加一些預(yù)算,這個案子會不會做得更好?
2. 平行溝通要有肺腑
平行關(guān)系之間的溝通,要考慮“共情”。平行同事之間沒有權(quán)力關(guān)系,沒有命令關(guān)系,更多的是一種共創(chuàng)關(guān)系,而這種共創(chuàng)關(guān)系的前提是要創(chuàng)造共情、達成共識,目標(biāo)則是達到共贏的局面,這是平行關(guān)系間溝通和提問的關(guān)鍵。
下面這類話是絕對不能說的:“開會的時候不是溝通過了嗎?”“不是已經(jīng)宣布過了嗎?”“要不這事我們看領(lǐng)導(dǎo)怎么決定吧!”這是吵架,不是溝通。
3. 向下溝通要有心肝
向下溝通要有心肝,就是你要帶著愛。
華中科技大學(xué)前校長根叔有一句名言,是對他的所有學(xué)生說的:“你們可以選擇愛你們的老師或者不愛你們的老師,但是老師只能選擇愛你們或者更愛你們,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好教育。”
管理也是一樣的,管理者只能選擇愛你的下屬或者更愛你的下屬,這樣才能做好管理。
向下溝通,不能只關(guān)注到安排任務(wù)、下命令,還要講清楚why,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如果只有what而沒有why,員工會質(zhì)疑工作的合理性,甚至?xí)G掉工作的主動性;只有what而沒有how,員工的效率會降低,影響工作的進度。
同時,上級要懂得向下屬提問,從輔導(dǎo)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教練式問話,做溝通的探尋。教練式問話三原則:1.避免打擊式提問;2.學(xué)會使用引導(dǎo)式提問;3.考慮被提問者的性格因素。
向下溝通還要注意一個“不要”:不要成為批評情緒的奴隸。“當(dāng)遭受批評時,下屬往往只記住開頭的一些話,其余就不聽了,因為他們在忙于思索論據(jù)來反駁開頭的批評。”這就是英國行為學(xué)家波特提出的“波特定律”。
教練式問話,一定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情緒中正的詢問者,你可以反對對方的觀點,但不要批評。最后來總結(jié)一下:
第一)溝通的基礎(chǔ)是雙方能夠互相理解對方所表達的,所以講對方能聽懂的話是基礎(chǔ)。
第二)溝通的目的是為了達成共識,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第三)不要讓情緒成為職場溝通的障礙,成年人要懂得控制乃至運用自己的情緒。